芒种,又名“忙种”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,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干支历午月的起始。斗指巳,太阳黄经达75°,于每年公历6月5-7日交节。芒种,是“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”的意思。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、雨量充沛、空气湿度大,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。农事耕种以“芒种”这节气为界,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。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
芒种是什么意思含义
芒种来临农民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,芒种在每年的六月5到7号之间,这个时节是农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,气温逐渐升高,各地都有35℃以上高温天气,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。
芒种时节雨量充沛,正是南方种稻,北方收麦的时节,民间有谚语“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”的道理。到了芒种时节,应该抓紧栽插水稻。
我们来聊一下“芒种”是什么意思?
“芒种”,也就是“忙着种”。在字面上用“芒”这个字也是指有芒的一些农作物,比如麦子,稻谷,黍等。“芒种”的意思就是“有芒的农作物要忙着收,忙着种”。这句话也正是反映了这个时间南北方地区的农事活动,北方收小麦,南方种水稻。
我现在所处的是苏北,我们这里的小麦都已经收完,很多人家都是上午收麦子,下午就机械化把玉米或者花生种了。前几天刚下过雨,我妈说有的花生都冒芽了,所以这老祖宗留下来的谚语对农业生产还是很有指导作用的。
其次,芒种有哪些习俗?
因为“芒种”是比较小的节气,所以有关它的习俗也比较少。比如煮青梅酒,打泥巴仗,送花神,其实这些风俗也是和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关。
“芒种”时节,雨水增多,南方水田比较多,所以人们在插秧水稻的时候,难免会弄一身泥,“打泥巴仗”也就有祈求丰收之意。
“送花神”,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夏季,很多花已经衰落,人们便有了“送花神”的习俗,祈盼来年“春暖花开”。
最后,芒种时节有哪些时令美食?
芒种时节,天气比较炎热,人们就喜欢吃一些清凉解暑,开胃爽口的美食。
1,凉皮凉面
这个应该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,天气燥热,来一碗凉皮凉面,浇上糖醋或者酸辣汁,真的会让你大快朵颐,比大鱼大肉好多了。
2,蔬菜汤
高温天气,已经不适合喝一些油腻的汤,这时候做一些清淡的蔬菜汤也是不错的。比如冬瓜汤,丝瓜汤,西红柿汤这些都是时令蔬菜,做汤清淡爽口。
3,青梅汁
青梅酸酸甜甜的,是解暑开胃的最佳水果,用它做青梅汁或者腌制一些果干都是夏季解暑圣品。
过了“芒种”我们真正迎来了夏季,天气炎热,烈日当空,食物上以清淡为主,出门注意防晒。
芒种时节,长江沿岸多雨,而黄淮平原也开始进入雨季,芒种前后如果有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以及大风、冰雹的话,常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,导致农业损失。
芒种之后,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,日照时数减少,雨量增加,偶有低温情形,至于华南地区则进入一年降水最多的时节。
而中国西南地区也在芒种时节前后进入了多雨时节,该地区西部的高原冰雹现象也逐渐增多。中国东北的嫩江流域在1971年至2000年的30年间最热的一天,也出现在芒种期间,高达37.1°C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“芒种是什么意思(芒种时节有哪些时令美食?)”全部内容,更多内容敬请关注!